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

《講座報導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趨勢與願景

講師:《台灣創意設計中心》黃振銘副執行長
主題:前瞻、跨域、情境、內容─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趨勢與願景


文化創意產業不是文化產業,而是創意產業!

很多人一提到文化創意產業,直覺就想到文化產業,甚至是藝術產業、歷史產業、工藝產業、影視產業等,事實上,上述這些產業早就已經存在。然而,文化創意產業是藉由文化、藝術、歷史、工藝、流行、影視、創作、設計、典藏…等元素所創造出來的衍生性產業,所以,這個產業的價值,是可以被創造出來的,換句話說文化創意產業的產值,相當難以估計,所衍生的產業範疇,亦可說是無遠弗屆,因此,找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模式並不具實質意義,重點在藉由元素來創造新的產業模式。



什麼是「文化創意產業」?這個問題實在不太容易回答,有人說是藝術產業,更有人認為是電影產業,而台灣創意設計中心黃振銘副執行長則提出他的觀察,他認為文化創意產業是一創意產業,重點應該放在「創意」本身,當然文化創意產業應建立在文化、藝術、歷史、工藝、流行、影視、創作、設計、典藏等既有之基礎上,並且以這些基礎為元素,創造出新的衍生性產業,換句話說,「創意」使得既有之文化產業、藝術產業或電影產業等範疇,得以擴大,並且無限可能地延伸,更為這些既存已久的產業,注入一股活水。而創意更可以是跨領域的,現在市場上出現了許多顛覆過去觀念的新商品,例如燦坤的烤吐司留言機或故宮推出的青花瓷旅行箱等,這些商品的價值超越了有形的功能與無形的服務,朝向更具有文化深度與美感逸趣的消費情境前進,這也是文化創意的一種展現及衍生。

從工業革命到創意革命

全世界的經濟發展脈絡,大抵從游牧時代開始,隨著人口逐漸聚集,進而發展出高產出的生產模式,進入到農業社會,18世紀以降,以英國為首的工業革命,更是帶領全世界致力改進生產技術和生產模式以增加產量,世界各國先後邁入工業時代,工業為人類生活帶來巨幅的改變,大量生產模式也創造許多財富,人類開始追求食衣住行等基本需求以外的價值,爾後再歷經資訊革命、網路世代,改變了傳統有形的資產形式,正式宣告進入知識經濟時代,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,「知識」、「美感」與「創意」已漸次取代了「土地」與「勞力」等傳統生產要素,成為經濟成長的主要因素。而現今產業面臨發展轉型的挑戰,在可預見的未來,競爭力將不再只是有形的資產,透過文化或知識轉化成為實體商品的競爭力,將會超越企業傳統資產的力量,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。

根據統計,在1980年代,製造業產值仍佔全部經濟產值九成以上,然而,在2003年資策會的統計指出,主要的文化創意產業產值(金額相當於6,468億美元),已逐步追上製造業產值(7,539億美元),幾乎到了不分秋色的地步,舉個輕鬆的例子來說,亞洲小天王周杰倫年收入已超過7億元,所創造周邊的經濟產值更是驚人,據最新的報導指出,所謂的周杰倫經濟產值在中國大陸已逾200億元,當然確切金額難以估計,亦無法證實,但是也可以從這裡看出,文化創意產業的可衍生性及無限發展的可能,這也是藝人侯佩岑放棄實業家代表連勝文,而選擇小天王周杰倫的原因()

工業時代最具代表性的生產模式,應屬福特主義,以福特汽車為主發展出標準化的產品、自動化的生產設備、引進同質且自主性低的勞動力,促使生產極大化,更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,同時降低產品售價,而低價格更是誘發了大規模消費,促進了大規模生產的進一步發展。然而,現今已進入後福特時代,所強調的是專業化的生產,由電腦創造整合,並且結合知識及創意來增加產品附加價值,而創意產業的創造性、多元性、自主性等,是促進產業轉型及提高國民生活品質與品味的重要產業。

從工業革命到創意革命最佳典範仍發生在英國,最具代表性的人為哈利波特的作者─ JK羅琳,自1997年第一集問世,「哈利波特」系列書與電影已締造超過30億美元商機,電玩遊戲軟體,銷售數百萬套;讓作者羅琳的財富高達6億英鎊,超越英國女王,創造出一個產值驚人的「哈利波特」品牌企業!英國創意產業結合商業與創意,並能承襲優良維多利亞風格傳統,融合設計工程與生產,帶動整體英國發展,再看倫敦的建築故事,倫敦以古蹟觀光聞名,但在這些之外,倫敦還有其他文化觀光的好點子!以「睜開雙眼和心靈,打開大門,看好設計」(Open House is about opening eyes, minds and doors to good design)為宗旨,由民間組織Open House所舉辦,在每年9月由設計者親自導覽,邀請市民打開倫敦建築大門,希望促進居民對在地優秀建築的理解,並透過設計/建造者和民眾的面對面交流,讓設計理念更深入人心。從英國的例子,可以讓我們思考,如何結合古典與現代、人文與科技,發展出我們獨有的文化創意產業。

產品價格不再侷限於有形的價值,更重要的是背後無形的價值

創意產業的發展趨勢,在於提高設計的附加價值,也就是在產品的有形價值上,創造出無形的價值,從為代工生產而設計,到為設計生產而設計,進而為自有品牌而設計,再到現今為美感體驗而設計,都逐步提高產品背後無形的價值,拿台灣玻璃產業為例,一個逐漸外移的產業,售價低廉的玻璃,由於琉璃工坊七年的努力,打造新東方琉璃的意像,使得玻璃藝品售價大幅提高,而產品所承載的無形價值是被創造出來的,同時將玻璃產業帶往全新的境界,這也是文化創意為傳統產業注入活水的具體呈現。

再舉桐花產業為例,桐花原本是花季來臨的時候,大量掉落地上惱人的垃圾,到現在桐花所代表的是客家文化勤儉刻苦的精神,其創造的周邊產業產值更為驚人,桐花從無價(沒有價值)到有價(有形價值),再到無價(無形價值),更是展現文化創意所衍生的無限可能,當然這其中需要相當多的努力以及操作,創造價值的過程不會一蹴可幾。

另外,故宮所代表的文化產業,也因為創意的加入,讓故宮成為新時尚的代表,一句「Old is New」的口號,點出故宮新時尚新舊融合的概念,再輔以全世界最神秘的博物館作為宣傳手法,現今仍沒有人知道故宮確切的館藏數量,如此強化了故宮在世界博物館中特殊的地位與知名度,更提高了故宮本身的產值,從年收入8千萬元快速成長到53千萬元,而周邊產業整體產值更高達90億元,帶給文化界的無形價值,更是難以估計。

品牌不是依靠廣告建立,而是倚賴口耳相傳來創造非凡價值

這裡談的品牌可以分為兩種,一種是施振榮所談的品牌,如 SONY、 TOYOTA、 FORD 等,這種品牌建立在大企業的經濟體系,亦可以說是美國式的大經濟,這些公司擁有最頂尖的工程師、最大的廠房、最好的設備,所生產出來的產品,其性價比為世界第一,也就是說這些品牌建立在世界第一的前提之上,一旦經濟產生反轉,市場趨勢丕變,受傷的程度也會最大;而另一種品牌,也是比較適合台灣走的一個方向,就是歐洲式精品的品牌,這些通常以中小企業起家,螞蟻雄兵式遍地開花,這些公司通常有著對於品質、材料、甚或風格上的堅持,以獨有的品味,爐火純精的工藝,持續感動著消費者,這些都仰賴企業用心的推疊,才締造出如寶格麗、路易威登等精品公司的百年基業。